微利时代,嵩基水泥持续发展的创新——访嵩基集团总经理李天义
引言:
为防控冬季大气污染,从2016年10月20日开始,我省水泥、铸造、钢铁等重点企业都在实行错峰生产,根据《河南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暨错峰生产污染管控方案的紧急通知》,今年11月9日至2017年2月9日,全省187家水泥、96家铸造企业全部实行停产。
在这场环境保卫战中,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积极响应,身先力行地践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可续性发展。在国家环保战略背景下,水泥企业如何应对行业微利现状?水泥行业的发展短板是什么?出路又在哪里?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嵩基集团总经理李天义,且看深耕水泥业30年的这位专家型企业家如何解读?
2006年10月份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》,全国各地各种规格的水泥干法中空窑、湿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入淘汰进程,立窑生产能力进一步削减,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机立窑。
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,2008年登封市嵩基水泥有限公司在原”登封市第二水泥厂”基础上进行改扩建,投资7.5亿元兴建的一条具有国内领先技术,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。
“我们当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一次淘汰了5条立窑水泥生产线,改建成嵩基这条新型生产线。”李天义说,“目前,嵩基水泥生产线占地110余亩,年产水泥300万吨。”
市场竞争,以质量求生存
据李总介绍,嵩基水泥建厂二十多年来,因狠抓质量管理,产品质量好,信誉高,现已在全省各地拥有广阔的市场,尤其是在豫南、豫东树立了非常好的口碑,属于河南省的“名牌”水泥,深受市场和用户的信任。
“‘质量是企业生命’,嵩基水泥对于产品一直是秉承这样的宗旨,在生产过程中严把产品质量关,投资600余万元建起一座检测设备齐全,自动化程度高的综合技术中心。该技术中心设有质量管理室、生产过程检测控制室、化学分析实验室、物理性能检测实验室、新产品研发室,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提供了可靠的保障。” 李天义说,“河南省是位居全国第二的水泥大省,生产企业就有200余家,市场竞争非常激烈,想要抢占市场份额,质量是根本性要求。”
对于产品质量的管理,嵩基水泥始终追求精益求精,把最好的产品交付市场,给到消费者。据了解,从原料进场到成品出厂,嵩基水泥设置了六十余项检测环节,并且各生产环节均有预均化和均化设施,保证了生产全过程中不合格现象的清除,逐一控制、认真把关、使公司产品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;曾先后被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、郑州市财政局授予”市级企业技术中心”荣誉称号;同时还赢得”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””河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””河南之星最佳企业””科技创新先进企业”等多个荣誉称号。“嵩基牌”水泥先后荣获“郑州市市长质量奖”、“登封市市长质量奖”。
内抓外管,向管理要效益
谈及河南水泥行业目前的市场格局,李天义表示,主要矛盾点就是产能过剩。河南全省水泥企业熟料设计产能9300万吨,实际熟料产能1.15亿吨,超产10%左右。全省熟料需求约7500万吨、过剩率为35%,全省水泥产能约为3亿吨,水泥产能过剩率50%。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,水泥市场价格大幅下滑,水泥生产企业利润率降低,直接影响企业效益。
为了缓解市场、环境压力,政府与协会都在呼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,嵩基水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其中。“水泥行业错峰生产,对于市场价格的维稳、保护大气环境有着双重作用,对于企业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。”李天义感慨,“产能过剩,行业进入微利时代,这是所有水泥生产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,各个企业都在探寻应对之策。对于嵩基来说,我们一方面是加强内部管理,通过内部挖潜,降低成本。比如,集团公司全面引进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,就是要管理深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,从各个层面加强管控,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,从而更大程度让利到市场和消费者;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渠道,今年开辟了郑州周边、航空港区等市场,近途市场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输、管控等方面投入,有效促进了成本下降、效益提升。”
此外,李天义还说道,近年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,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,水泥企业要走出去,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,鼓励企业资源化循环利用,控制总体产能,节能高效绿色发展,提升行业整体效益。
绿色永续,勇担社会责任
随着资源能源需求不断提高,环境压力日益突出,节能环保上升为国家战略,水泥行业除尘改造迫不容缓。作为典型的低碳节能项目,嵩基水泥公司充分利用水泥窑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热量,配套建设12MW余热发电机组,每年发电量在9000万度以上,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5万多吨,节约标准煤2万多吨。
同时,嵩基水泥还是一个环保示范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,现有运行的生产线上,共配套六十三台套收除尘设备,总投资6000多万元,其中窑头、窑尾全部采用大布袋收尘器,排放指标完全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。此外,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、脱硫石膏作辅料,变废为宝,每年的利用量在70万吨以上,申请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退税资格,此项可为企业每年带来超千万元的收益,同时也为发展循环经济带好了头,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“从建厂之初,绿色环保就是嵩基关注重点。屈松记董事长一直强调,要重视环保问题,公司坚持‘安全、健康、可持续’为指导方针,严格遵循‘四个不要’为准则,以‘六化’管理为基础,树立共生、共荣、共赢的理念,打造嵩基水泥发展新生态。”李天义说,“公司倡导少硬化多绿化,动员全员植树,近期还将搞立体绿化,营造绿色怡人的企业环境。同时,公司还在积极探究水泥窑协同处置新技术,以期参与到城市垃圾、危险废物的处理,一方面废物充当燃料降低企业成本,另一方面也对缓解‘垃圾围城’做出贡献,注重民生,保护环境,还百姓以碧水蓝天,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。 ”
持续精进,力筑百年基业
从1989年登封市第二水泥厂到今天的现代化管理企业,嵩基水泥历经30年发展,李天义见证了嵩基成长的每个时刻,也于这个行业耕耘了30年。对于水泥业未来发展,李总认为,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是降低成本、节能减耗,绿色化,智能化发展。
“企业要发展,产业要升级,就必然要经历变革,而且是持续性变革,像工业4.0、电商化、结构调整、技术更新、资源整合……这是行业面临的必然挑战,也是创新、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。”李天义说到,“其中,工业4.0不仅是水泥业的发展方向,也是其他各行业发展大趋势。在水泥生产环节中,未来一些劳动强度大的岗位,我们完全可以用机器人代替,通过智能操控管理还可能实现岗位无人化。智能化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模式、决策管理模式,解放大量的生产力,让管理也更为高效。”
目前,嵩基采用集团化运作,下设能源、水泥、地产、电力、铝业、商贸、金融等板块,已然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战略。李总告诉我们,公司非常重视学习前沿的管理知识,注重人才的培养。公司多次组织公司的中高层到武汉大学等国内名校进修,形成了“内培养、外引进”的人才培养储备机制,为嵩基后续发展积蓄了强有力的人才力量。
“嵩基定位是要做‘百年嵩基’,而今公司已经走过了三十年,后七十年基业长青,主要是靠人才。”李天义说,“水泥属于微利行业,我们一路走来不容易,投入也很大。未来,嵩基将持续坚持绿色环保、节能减耗、高效智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砥砺精进、共筑百年大业。”